当前位置: 主页 > 热点 > > 详情
杂感随笔丨邂逅竹海 环球热资讯

来源:红网  2023-05-09 20:51:32

□老夔


(资料图)

“五一”之前,儿子早早就跟我打招呼,这次“五一”一定要带我们出去转转,旅游一下。可我这人平时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,而且是越热闹越好。但是真正到了节假日期间,到处人满为患的时候,我却习惯于躲清静了。但儿子对我说,人家都到流汗的地方去玩,我们干脆就到流过血的地方去走走。我还有点不明白,什么地方“流过血”呢?还在纳闷,两个儿子开着两辆小车带着我们就一头扎进了江南的大山里了。等到午后停车一看,原来前面不远是当年陈毅、叶挺的江南指挥所,难怪儿子说是一个流过血的地方。这里不仅流过血,更藏兵多年,数不清的红军、新四军都牺牲在这里。高山密林,曲径通幽。小车通行其间,别说看不到人头攒动,连车辆都很少,可以看出,这正是一处用兵打仗,开展游击战争的绝妙所在。

但再行不远,却发现这里的车辆不仅越来越多,人流更像汇集的潮水一样,向一个地方涌动,而等到车子进入前面的一个镇子,几乎是寸步难行了。下车一打听,原来我们无意中误入了当地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——南山竹海。这里虽然和陈毅的“江南指挥所”只有一步之遥,但被人潮隔断。无奈,两个儿子只好寻找停车和住宿的地方,孙子孙女乐不可支。老伴和儿媳牵着他们,而我也只好勉为其难,“被”游一次南山竹海了。

看到了南山竹海几个字,我不由得心生嘲笑,经济时代,什么牛皮都敢吹。一个山峦起伏,地无三尺平的山沟沟,也许竹子不少,但可以叫竹林,竹山,或优雅地称之为竹林风,甚至更潮的“最炫竹林风”。何德何能能称之为“海”?大海宽阔,破涛汹涌,并一望无际。一个山高林密的地方不仅与“海”粘不上边,也难成海洋一般的宽阔气候。如果这也能叫“海”,那些山沟小溪该称之为“江河”了。

一切安顿就绪以后,我们随着旅游的人流沿着山脚公路慢慢的行走。果不出我所料,初入我眼帘的竹子不过是一些“散兵游勇”,夹杂在树木之间,别说是“海”,连真正的“竹林”都称不上。还有一些竹子分布在灌木丛中,骨瘦凌凌,甚至被树木“欺负”得奄奄一息。我抬头看看潮水般的人流,不无嘲讽地说,这到底是竹海还是人海呀?儿子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,禁不住叹道:“攻略上讲的不是这样的呀?看来网友点评也有些靠不住。”现在正是春末夏初,又是午后三四点钟,天气却尤为炎热。儿子、儿媳及孙子孙女们个个热得脸通红,我和老伴相携而行,直至大汗淋漓。但是,随着一步步深入,不知不觉,树木越来越少,竹子却越来越多,直至树木一棵不见,满目却尽是挺拔苍翠的竹子,我们一行也很快都淹没在竹林当中了。

如果说海上无风三尺浪的话,那么在这竹林中,却是无风也有三四级了。道路两旁的竹子,根根毛竹笔直挺拔,如同仪仗队的士兵,威风更“养眼”。拳头粗细的主杆上并无枝节和竹叶,而枝叶基本上都是在竹梢的上半部,如同大号的“鸡毛掸子”。因此,整个竹林看上去不仅光洁明亮,更有一种清凉的感觉。虽然感觉不到有风吹来,但竹林却阵阵凉风习习,竹叶沙沙作响,好似瞬间下了一场看不见的春雨。而这时候,我们不但已经觉不到炎热,更体会到通身的冰凉,儿媳慌忙给两个孩子穿起外套,我们大人们只好挺身对抗,一瞬间,我们又仿佛回到初春的季节了。

这里虽然是公路,但也可以看出,这也是为了应付游人而临时拓宽而成的,前身肯定就是一条羊肠小道,虽然远离集市,但路两旁三五步远就会有山民在这里兜售山货,而且基本上都是一些新鲜的竹笋。兜售者多是一些皮肤黝黑、面带沧桑的中老年男女,他们当地的土话让人听不太懂,但从他们的神情里却能看到满满的诚意和期待。更有的山民在一边的竹林里现挖现剥现场买卖。竹笋鲜嫩肥美,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,很是诱人。但部分游客并不想为山民们这种新鲜所动,而是学着山民的样子到竹林里挖笋,使得山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,不好直接训斥游客,只好拿管理者威胁游客,“看到要罚款的!罚款的!”

我把小孙女捡到的一根手指粗细的剥好的竹笋放在嘴里俎嚼,清甜而又有点苦涩,老伴说,竹笋要炒熟加点盐,才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。如果和肉一起烧,那就更是一道下酒又下饭的上等菜肴了。一根竹笋,让我想到了近百年前的陈毅和他的战友们。他们能把指挥所选在了这里,并在此前长期战斗活跃在这里,不仅身经百战,更如星星之火一样,壮大了自己,发展并影响了全国,虽然那是他们的丰功伟绩,但在这丰功伟绩里,这些不起眼的新鲜竹笋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呀!这些山民们忠厚善良,宽容而仁慈。他们的祖辈们也正是靠着这种忠厚善良、宽容而仁慈,养育了当年的红军和新四军。他们的面容朴实而又坚毅,仿佛都是一些宁折不弯竹子。在这些人的身上,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红军和新四军的影子。

在一处半山腰的长廊里,儿子儿媳带着孩子和家人们忙着拍照打卡。我则借机又朝山上“爬”了一段。在这里我不仅能看到这个小镇的全貌,更能把远近的山峦尽收眼底。也就在这时候我才真正领略到“竹海”的意义了。这一带山峦好生奇怪,别处不管是山峦还是丘陵地带,不是灌木丛就是各种松柏,但极少看到竹子,更难以看到成片的竹林。而这里远远近近,凡目光所及之处,几乎全是竹子。如果说山下路边的那些竹子只是一些散兵游勇的话,那么这里的竹子就是正规部队,甚至是整整齐齐的集团军了。远处一阵风起,仿佛整个山峦都在晃动,竹梢摇曳,竹叶晃动,变幻着苍翠不一的颜色,又像是大海中的巨浪在翻滚,这是一片竹子的海洋,竹叶翻滚,山峦起伏不定,气势巍峨,更像是一片碧绿的怒海。

在我的故乡淮南八公山,当年淝水之战曾经流传下来一句成语: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。我想那一定是古人没有看到这一幕情景,漫山遍野的竹子碧绿如海,一阵风过,好似山摇地动,竹叶沙沙,更如刀剑出鞘,万千兵马的人欢鬼泣之声。如果说“风声鹤唳草木皆兵”还有疑虑和猜测之嫌,而在这里分明就是只听其声,不见其面的天兵天将驾到了。不是疑似,而是“神似”。一种心情来听,竹海的风声就是鬼哭,是怒吼。而用另一种心情来听,就是交响乐,甚至就是委婉动听的情歌。放眼望去,看到摇曳晃动的竹海,我似乎觉得当年陈毅、叶挺、左权、粟裕等率领的红军、新四军并没有远去,战士在训练,竹林在放歌,和谐地孕育着一种强大的力量,这种力量不仅改天换地,推翻了一个朝代,而且直到今天还在生生不息,并朝气蓬勃。

几天的旅游生活结束后,在回程的路上,儿子问我哪里的景色给我的印象最深,我不假思索地说:邂逅竹海。

猜你喜欢